mín

民力


拼音mín lì
注音ㄇ一ㄣˊ ㄌ一ˋ


民力

词语解释

民力[ mín lì ]

⒈  民众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。

financial resources of the people;

引证解释

⒈  民众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。

《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:“令尹 子期 请伐 吴,王弗许,曰:‘吾未抚民人,未事鬼神,未脩守备,未定国家,而用民力,败不可悔。’”
《汉书·五行志上》:“今宫室崇侈,民力彫尽,怨讟并兴。”
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书记》:“岁借民力,条之於版。”
宋 陆游 《行在春晚有怀故隐》诗:“旧人零落北音少,市肆萧疏民力殫。”
邹韬奋 《经历·立场和主张》:“军力必须和民力配合起来,才有动员全国力量一致对外的可能。”

⒉  人的体力。

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季秋之月﹞乃命有司曰:‘寒气总至,民力不堪,其皆入室。’”

国语辞典

民力[ mín lì ]

⒈  人民的财力、物力、劳力。

《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:「未定国家,而用民力。」

分字解释


民力造句

  • (1)财须民生,强赖民力,戚恃民势,福由民殖。
  • (2)民力尽于无用,财宝虚以待客。
  • (3)食鱼无反,毋尽民力乎!勿乘驽马,则无置不肖于身侧乎!
  • (4)凡一国之盛衰强弱,视民德民智民力之进退为衡。而欲此三者程度日增,则必注重于国民教育。
  • (5)民生连着民心,民心凝聚民力
  • (6)薄赋敛,省徭役,以宽民力
  • (7)不然。食鱼无反,毋尽民力乎!勿乘驽马,则无置不肖于身侧乎!
  • (8)军旅以舒为主,舒则民力足。虽交兵致刃,徒不趋,车不驰,逐奔不逾列,是以不乱。
  • (9)臣闻之,以谋胜国者,益臣之禄;以民力胜国者,益民之利。故上有羡获,下有加利,君上享其名,臣下利其实。故用智者不偷业,用力者不伤苦【造句 网】,此古之善伐者也。
  • (10)故而,把神是为了建立超然的信仰,是为了聚集民力,协调上下左右的社会关系,在自上而下的战战兢兢以事百神的气氛之中,民间的秩序也就由此得到了协调的治理。
  • (11)载舟覆舟的思想,反映了古代一些有识之士对人民力量的认识。
  • (12)你从未上过研究生院.当你挺身而出为民力争世界安全的时候,我可坐在图书馆的小单间里,把那些无用的信息塞满了我的脑袋。
  • (13)民力资源利用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军事医学战备建设的重要内容。
  • (14)在抗战初期,曾有支差过多、浪费民力的现象,这个毛病很快就得到了克服。
  • (15)但是,自从军队1962掌权以来,“人民力量”将横扫军政权的预言已经被一次又一次证明只是表达一种愿望而已。
  • (16)变法是发展自由主义经济的基础,提高民力、民智、民德,。是发展自由主义经济的途径。
  • (17)数百个他信的前任下院议员已经重新聚集起来成立了人民力量党。
  • (18)现场警民力量对比悬殊,暴雨将市民困住.
  • (19)归根到底,打仗拼的就是国力、民力!主公如今坐拥四大州,而曹操只有兖州四郡和淮南一部,总体实力不及主公一半,主公只需整军养民,富强自己,静观天下。
  • (20)以其富有四海、驭使民力从不恤惜,他们若想另外取材美隆其宫室,理当无所不能。
  • (21)并董劝民间,自于田畔多开沟洫,民力不足,官助其成,岁岁修治,毋许湮塞。
  • (22)如此重困民力,真犹如以犬食人,市人苦于虐政,怨谤载道,恨幕府入骨,直呼徳川纲吉以“犬公方”。
  • (23)初,继茂与可喜攻下广州,怒其民力守,尽歼其丁壮。
  • (24)我但划江而守,轻徭薄赋,以宽民力,四方孰不敛衽来朝?那时我等再挥师北上,然则十年之间,终当混一矣。
  • (25)然而很不幸的是,现在天下依旧三分,且各方都在蓄民力、备战具、养士卒,招贤良。
  • (26)只有真正把群众当主人,当亲人,当老师,拉下面子,放下架子,俯下身子,问政于民,问计于民,问需于民,才能把有限的警力和无限的民力结合起来,走出一条发动群众,依靠群众共同维护和谐稳定的新路子。
  • (27)我们应当在自己内部肃清一切软弱无能的思想。一切过高地估计敌人力量和过低地估计人民力量的观点,都是错误的。
  • (28)九十周年不夜天,中华健儿若等闲;九州同奏东方曲,人民力量胜似天;南海一隅春雷震,改革开放花万千;共同发展和谐路,生活富裕比蜜甜。
  • (29)但他在参议院弹劾程序进行到一半,被由中上层人士发起的第二次“人民力量”推翻。
  • (30)人民党还考虑为盟友留出位置,鉴于在大选中的出色表现,湿婆军党、奈杜的泰卢固之乡党和帕斯万的人民力量党预期都将得到部长职位。

※ "民力"的意思解释、民力是什么意思由ABC词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