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革裹尸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
革:皮;皮革;裹:包。用马皮将尸体包起来。形容英雄战死杀场的决心和无畏气概。
引证解释
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男儿要当死於边野,以马革裹尸还葬耳,何能卧牀上在儿女子手中邪?”
北齐 朱瑒 《与徐陵请王琳首书》:“诚復马革裹尸,遂其平生之志;原野暴体,全彼人臣之节。”
《宋史·崔翰传》:“臣既以身许国,不愿死於家,得以马革裹尸足矣。”
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记辛亥败兵事》:“余刀俎餘生,受君恩乃不死,今得以马革裹尸幸矣!”
《东北人民抗日诗词选·追悼歌》:“抱定决心甘愿效命疆场,马革裹尸誓不生回营。”
亦作“马革盛尸”。 金 何宏中 《述怀》诗:“马革盛尸每恨迟,西山饿踣更何辞。”
亦省作“马革”。 《隋书·李圆通陈茂等传论》:“终能振拔污泥之中,腾跃风云之上,符马革之愿,快生平之心,非遇其时,焉能至於此也。”
清 蒋士铨 《冬青树·勤王》:“我 文天祥 官树牙旗,志存马革,敢不戮力勤王提兵破敌也。”
网络解释
马革裹尸是一个汉语成语,读音是mǎ gé guǒ shī,指用马的皮革把尸体包起来。多指军人战死于沙场,形容为国作战,决心为国捐躯的意志。
基础信息
拼音mǎ gé guǒ shī
注音ㄇㄚˇ ㄍㄜˊ ㄍㄨㄛˇ ㄕ
繁体馬革裹尸
出处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马援传》:“男儿要当死于边野,以马革裹尸还葬耳,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?”
感情马革裹尸是褒义词。
例子作为军人,应以马革裹尸为荣。
正音“革”,不能读作“gě”。
辨形“裹”,不能写作“里”。
用法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含褒义。
近义赴汤蹈火、决一死战
反义临阵脱逃
英语die on the battlefield
俄语сложить голову на поле брани
日语軍馬の皮(かわ)で死体をくるむ。戦場(せんじょう)の露(つゆ)と消(き)える
- 一、青山处处埋忠骨,何须马革裹尸还。落红不是无情物,化作春泥更护花。龚自珍
- 二、男儿要当死于边野,以马革裹尸还葬耳。
- 三、只解沙场为国死,何须马革裹尸还。徐锡麟
- 四、英勇的战士以马革裹尸的决心冲向敌人。
- 五、身为军人,为了国家人民,即使战死沙场,马革裹尸也在所不惜。
- 六、作为军人应当有马革裹尸,为国捐躯的气节。
- 七、军人的生命应该表现在沙场上,纵然是马革裹尸,也是死得其所。
- 八、作为一名军人,就是要保家卫国,即使在战场上马革裹尸又有妨呢。
- 九、大丈夫应该马革裹尸,战死沙场,岂能庸庸碌碌,寿终正寝?
- 十、战士是属于战场的,即使马革裹尸,我也在所不惜。
- 十一、作为军人,应以马革裹尸为荣。
- 十二、志愿军战士勇敢作战,即使马革裹尸,也在所不惜。
- 十三、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,大丈夫当舍身报国,(。/2016218。html造句网)马革裹尸。
- 十四、身为军人就该为国家效命,即使是马革裹尸,也死而无憾。
- 十五、男儿立志在沙场,即使是马革裹尸,也无怨无悔。
- 十六、在台儿庄战役中,马革裹尸者不计其数,尸横遍地,血流成河。
- 十七、昔日马革裹尸的悲惨已经不在,幸福生活来临了。
- 十八、昔日马革裹尸的悲惨已经不在,幸福生活来临了。闭上眼,那马革裹尸,凄凉悲惨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。没有那些马革裹尸的烈士们,怎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。
- 十九、没有那些马革裹尸的烈士们,怎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。
- 二十、男儿当死于边野,以马革裹尸还葬耳.,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?
- 二十一、我宁可马革裹尸,也不愿忍辱偷生。
- 二十二、马革裹尸当自誓,蛾眉伐性休重说。
- 二十三、纵然马革裹尸也要仰天长笑,这是豪壮的选择;纵然一身清苦也要怡然自乐,这是高雅的选择;纵然烦事多多也要潇洒快乐,这是国庆节的选择!祝国庆快乐!
- 二十四、军人,在民族危亡之际但求马革裹尸,当逃兵这样的事是万般不屑的。
- 二十五、神秘的古罗布泊是马革裹尸的战场。
- 二十六、雄武之士,当战死沙场,马革裹尸而还,岂能苟且偷生?
- 二十七、民族精神不仅仅是大义凛然,视死如归;也不仅仅是金戈铁马,马革裹尸滴中。
- 二十八、他为国鞠躬尽瘁,燕然勒功,经他锲而不舍的努力,国家终于恢复治安,他真是死而后已啊,但他死后被人陷害,马革裹尸,真可惜。
- 二十九、纵然谄媚诬蔑视听,也不随其流扬其波,这是执着的选择;纵然马革裹尸,魂归狼烟,只是豪壮的选择。作为军人当以马革裹尸,报效国家!
- 三十、热爱是什么?热爱是风,热爱是雨,因为热爱,我们甘于淡泊宁静的日子;也因为热爱,我们敢于金戈去,马革裹尸还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※ 马革裹尸的意思解释、马革裹尸是什么意思由ABC词典网提供。